叶盛基:中国零部件发展战略思考
  • 更新时间:2015/5/8 20:11:32
  • 来源:中国汽车论坛组委会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叶盛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行业同仁,包括媒体界的朋友们,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刚才聆听了各位整车企业代表就十三五的规划设想和愿景,非常有感触。我这里要说的是零部件。就零部件而言,整车是强势,零部件应该就是弱势群体。针对从整车公司的角度,对零部件的规划,似乎缺乏描述。不管怎么说,零部件整车发展的基础,下面我想就零部件发展事项,以及对未来战略发展的思考,和大家共享。刚才董会长说了,此前我们做了一些调研,摸了摸底,了解了一些情况。有关的设想和思考,仅是抛砖引玉,也是听取意见和征求意见的过程。所以如果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还请给予批评指正。
    首先介绍一下零部件整体的发展现状。
    大家知道,中国整个汽车行业形势发展持续良好,不必多说。近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汽车行业每年都在增长,在中高速的增长。也正是因为整个汽车产业的增长,拉动了零部件行业的增长。就零部件产业而言,伴随着整车的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持续高速增长,这是整个的发展态势。需要指出的是,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06年、10年、13年基本上是成倍增长。就未来而言,中国的零部件发展,会伴随着整车发展,无论是内部配套市场,还是出口市场,还是售后市场,都将保持持续的增长。
    目前,中国整个零部件产业升级发展具备基础。调研情况表明,经过多年发展,我们还是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由于整车的拉动和整车公司的带动发展,中国的零部件打下了发展基础,企业确实也是做了很多的努力。也正因为这样,现在具有一定规模的零部件企业,有一万家左右。基本支撑着整个整车的发展需求。
    从目前企业的性质比例来看,民营企业还是占大的比例,45%左右;混合所有制,包括传统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国有企业分别占20%和25%,合资企业占5%,其他占5%。民营企业扮演的角色应该说会越来越重要。
    通过整个汽车工业的发展带动,零部件升级发展具备基础。刚才已经谈到了前面的一个比例的情况和基数的情况。当前中国的各大整车集团,基本上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供应商配套体系,并形成了各自优势的零部件公司。
    经过了多年的创新,中国在有关零部件的各个系统上,应该说都涌现了不少的优秀企业,如零部件总成发动机,维柴、锡柴,以及法士特、福耀和中航系统的零部件,还有新兴发展的一批企业,都涌现出来。这一切,将为未来的零部件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这也是中国未来零部件发展的中坚力量。
    再一点,从发展情况看,中国零部件形成了围绕着整车基地,基本呈现集群式的发展态势:长三角,以上汽集团为基础;还有广东板块以广汽集团为基础,湖北板块以东风集团为基础等…构成了几大板块。可以说,整个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地位在不断的提升,主要是基于整个的采购部件,在整车的价值比重中不断的提高,达到了75%左右;外部采购件基本上占70%。成为整车创新和实现整车卖点的重要支撑,对产业价值的贡献也越来越大。
    2014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值已经超过三万亿,这也是了不起的数据。从图表数据看,零部件的出口明显高于进口:零部件2014年进口是375亿元,出口是446亿。但是要说明一点,有一个增长速度体现问题,那就是我们的进口速度是两位数的增长,而出口基本上都在一位数,5%到8%。
    整个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态势,总体而言,国民经济虽然增速在放缓,但是国民购车的能力还是很强劲。整个行业一直持续在提升,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还在保持增速,汽车整车的刚性内需,拉动了中国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再一个从市场的角度,我们初具规模,并逐步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此前,我们主攻的是低端的OEM和售后的市场,并逐步地向中高端的市场艰难的拓展、很困难,这是艰难的努力。再有就是,我们的零部件出口增长缓慢,而且产品也是以中低端、以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为主。进口的刚性需求还是很大的。
    总体而言,中国有关零部件发展的扶持政策、市场环境还是有待改善。从目前看,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支持零部件做大做强的扶持政策。再有就是,中国零部件产业,在产品的转型升级、技术质量的升级成本压力比较大,面对这样的环境,对零部件发展来说是比较严峻的。从整个态势发展看,伴随着零部件不断地做大规模,同时跟随着整车的发展,零部件产品的质量在逐步的提升。在这块,也有赖于外资零部件公司进入中国的带动和引领,通过外资公司在中国境内设置合资和独资企业等,营造了整个零部件产业的竞争氛围,促进了中国品牌零部件逐步跟进发展。同时,通过先进生产制造,以及产品功能、链条的升级,产品逐步向品质化的方向发展。
    中国的零部件产业布局,应该是喜忧参半,产业结构还有待优化。刚才,通过几个区域的产业集群发展也看到,零部件的发展呈现出集群化的发展态势,也一定程度呈现分散式的结构。从产品而言,同质化发展过于密集。零部件的体系,虽然趋于完整,但是核心和关键零部件产品,技术的空心化依然存在。零部件的产品研发和售后服务,还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
从整个产业的组织形态而言,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中国零部件的产业组织形态初步的形成,构成了一个基本的体系,或者说框架体系基本建立。图表上,有六个方面的体现,大家可以浏览一下。
    就目前整个零部件产业现状而言,从发展的特征体现了如下的五点:一是,产业规模扩大引起了整个竞争格局变化,电动化,包括新能源零部件的快速发展。二是,零部件企业数量比较庞大,“三资”企业并存,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存在很大的差距。第三,内资企业多以生产制造为主,平台研发企业相对偏少一些,研发的投入也少。第四,国内外资、合资企业零部件的快速涌现,并垄断了核心技术,内资零部件企业有边缘化的趋势威胁。另外,非核心零部件集中在本土系,高技术、关键和核心零部件高端产品,外资市场依然占主流。总之,中国零部件具有一定的基础,但是未来的发展很严峻。
    简单介绍一下国外的零部件发展情况。国外的零部件企业体现在全球产业高度的集群化发展,国际零部件巨头基本完成了全球化的布局,跨国零部件集团趋于多元化的经营方式,节能环保、安全智能、互联化的技术特征明显,系统化开发、模块化制造、集成化的供货为发展的基本方向。这些都值得中国去借鉴和学习。
    下面介绍一下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趋势,也正因为这样的趋势,成为中国中国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压力,也是挑战。从未来整个国际零部件产业发展态势看,一是国际产业转移加速,并购重组活跃;二是零部件生产向电子化、智能化方向转变。另外零部件企业全面实现系统化的开发,模块化的制造,集成化的供货。零部件企业全面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并不断加大战略研发投入。
    国内零部件发展趋势呈现出这六点:一是零部件将持续的增长,零部件的规模化、集团化、聚集和集群化发展也会不断的拓展。二是安全、舒适、环保以及智能化的发展会成为基本方向,这个方向也是不可逆转的。三是零部件产品趋于通用化、标准化、模块化、集成化的发展,并逐步的向智能化发展,这跟整个国际的发展趋势是相一致的。四是技术投入将不断的增加,新技术的掌握将逐步的加快。五是市场产销进一步扩大,进出口的产品类型也趋于不断优化。六是国内企业海外并购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零部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我想有这几点需要注意,也是需要加以改进的。一、投资不足,企业规模小,效益差。二、高端市场份额很小。三、零部件企业研发能力弱。就目前而言,国内绝大多数零部件企业的研发投入不到销售额的1%。国外企业一般都达到3%—5%。四、零部件企业系统化、模块化供货能力不够。五、零部件出口缺乏总体规划,需要跟随整车的走出去,进行系统协同规划。
    面对的挑战,也需要从三个方面加以注意:一、是强手的挤压,就是国际零部件企业在华的扩张,研发、生产适合中国的产品。二、技术壁垒,关键零部件材料依然靠进口,核心技术的缺失,突破技术封锁还有一段时间。三、体系的壁垒,各整车公司构成了相对独立的零部件采购体系,这个体系是具有壁垒的作用。
    我们还要面对整个环境,大环境的挑战,节能减排、技术升级的挑战,对于国内零部件企业来说,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作为战略思考,从基本原则来说,我们认为有这么几个方面引起中国注意:一,零部件发展战略应该基于支撑汽车强国战略的建设为基础。二,本土零部件的企业,自主发展和对外开放要相结合。发展中国品牌,中国本土的零部件产业,并不能闭关锁国。三,市场的主导和差异化的驱动应该相结合。四,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和节能减排要相结合。五,整车集团引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零部件的发展,离不开整车的引领,我们的零部件企业,需要由整车企业来带领,帮一把扶一把。六,整零企业、政府、行业组织三方的协同促进。我们认为要做强中国零部件产业,政府要支持,整车也要支持,零部件企业自身也要加倍努力,来共同推进零部件产业做大做强。
    发展目标,到2020年,建立一个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供应体系。到2025年希望能通过努力建立完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供应体系。从经济目标而言,以国家的十三五规划,对我们产业来说,以汽车产业的十三五规划为指导。到2020年,零部件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零部件与整车的产值比达到1.3:1,国内主要的集群产值突破2.5万亿,主要的零部件集团(不含独资还有外资控股的企业),主要是国内控股,以及内资企业,产值比例要达到30%。到2025年,汽车零部件的总产值力争突破6万亿,零部件和整车的比值是1.5:1,国内主要的集群零部件的产值突破4万亿,前30家主要零部件集团,产值要超过40%。从技术目标而言,我们将提升技术的创新能力,围绕整车、商用车,重点是打造以动力总成和汽车电子化、研发性的汽车配套产业,实现先进制造、平台研发和生产性的服务为目标。
    希望通过努力,到2020年要打造三到五个,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零部件集团,力争到2025年打造五到六个品牌集团。建立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行业标准体系,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管理系统,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零部件配套的整个产业链,力争在2020年初步建立中高档乘用车配套零部件体系。2025年,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中高档的乘用车配套零部件体系。这样的目标具有非常大的挑战性。
    就基本任务而言,我想有这么几个方面,希望我们共同促进:一是全面提升零部件产品技术创新和应用能力。二是系统的规划整个零部件的产业布局。应该说目前的产业布局还有待完善。再有,全面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完整的零部件供应体系。在这一块,也是三点引起注意:一要完善整个零部件的发展市场秩序,二要系统去培育零部件的产品品牌能力,另外要全方位地提升中国品牌零部件的产品配套率,这个配套率希望到2020年,国内的自主零件的配套率要接近50%,且大幅度地提高市场接受度和顾客的认可度。
    我们要全面地强化整体的顶层设计,通过加强顶层设计,系统管理,在这一块,希望政府部门与相关机构共同来推进。希望加强产业引导与规范管理,构建零部件的政策法规体系,同时也将通过设立汽车关键零部件培育专项基金,来支持中国品牌零部件的发展。
    我们认为应该加快整个产业转型升级,希望把控中国的市场资源,去倒逼国外零部件企业研发基础和源代码的共享。另外去构建协同发展的整零关系,整车带动零部件企业的协同发展。现在整零关系很复杂,整零关系不和谐严重影响发展。我们的整零关系有中国的特色,我想我们在推动整个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怎么做好整零关系。
    我们需要跨产业的协同,逐层的分解技术关键点,全技术、全产业链协调突破。这样去促进整个零部件产品的发展。积极的推进整体集群的发展。另外将不断完善企业的运营机制,同时加强自主创新的有关专项工作,包括营造自主创新的氛围,建立整零自主品牌双赢的氛围和意识。再有,规范市场的问题,另外就是搭建公共技术平台,整合多方资源,突破关键技术的问题,以及融合全球配套,加强国际合作的问题。此外,就是加强人才培育事项。
    再有一点,我们将规范和加强整个市场的公平竞争,只有促进整个市场的公平竞争,才能培育一个良好的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氛围。零部件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考就这几点。
提几点建议:
    从政府层面,第一希望建立国家零部件产业的协调机构,加强产业引导和规范发展,这个协调机构,希望是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共同来构建。
    第二完善零部件产业创新的联盟机制,构建合资、国有、民营零部件企业多形式的发展平台。
    第三,扶持企业联合开发,逐步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从行业层面,第一希望建立国家零部件关键技术发展的联盟,加快研发资源共享与海外研发中心的建设。
    第二,跨产业的协调,逐级分解技术关键点,全技术、全产业链的协同突破。
    第三,推进零部件集群发展和基地的发展,强化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培养。
    再有,搭建公共的服务平台,为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同时推进走出去的战略,加强国际产学研与机构技术交流。
    就企业层面,希望通过这几点来加以努力:一,借助合资企业技术研发平台,培育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二,推进零部件企业的并购重组,重塑中国知名零部件品牌,培育品牌的影响力,培育品牌内涵。三,要把握一带一路的机会,促进零部件企业融入全球配套。
    上述所言,抛砖引玉,请多批评。谢谢各位,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