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胡京南
今天很高兴有这个机会来讲一下,大家都非常关心的这么严峻的污染情况下,我们怎么在“十三五”期间,甚至是更长时间之内控制汽车的排放。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一下,包括空气质量改善的紧迫需求,“国六”机动车排放标准的总体思路离,对轻型车和重型车两套标准的初步构想,最后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这些内容。
首先讲一下这个紧迫需求。实际上现在在监测的六种常规污染物之间,这些都是污染比较严重的。特别是现在大家最关注的是PM2.5,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实际上在中国的东部地区,PM2.5的达标已经是看到希望了,但是他们臭氧的问题比较严重,也包括长三角,这是一个新的污染问题。PM2.5也是这几年部里面推的比较大的工作。前些天部里开会的时候也报道过,北京、深圳、广州等城市,都认为机动车是他们最大的污染源。
我们现在上海的结论是移动污染源是他们最大的来源,尽管移动污染源是以机动车为主,实际上也包括上海的港口和飞机方面的排放,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加强机动车排放控制的原因。我们要控制PM2.5的污染,特别是细颗粒,还有刚才我们说的臭氧污染,我们从机动车的哪几种污染物去控制,我们要控制三种的主要污染物,机动车直接排放的颗粒物,特别是柴油车排放的颗粒物,以及现在新的汽车技术,就是直喷汽油车也会排放很多的颗粒物。
再就是我们说的氮氧化物,这是我们“十二五”期间已经纳入主要控制的物质。
挥发性有机物,这是我们PM2.5主要的控制物。
实际上氮氧化物从它的来源构成来看,机动车排放应该是基本上占到氮氧化物总量的近三分之一,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做氮氧化物检测的时候,机动车一直是一个重点。在“十三五”,部里面也在研究,一个就是大家需要重点控制的污染物。像北大的邵老师(音)也是做了一个测算,移动交通的排放量占27%左右,当然这个数字每年还是有变化的,包括现有的使用量的增长,所以还有可能会增大。所以在“十三五”期间,如果要把VOC作为主要的污染物控制的话,这个也是一个主要的点。
下面就是再说一下,我们这个“国六”标准制定的总体思路。实际上“国六”标准就是要大幅度降低机动车的排放物,燃料方面我们还是希望越来越采用燃料中立的原则,我们将来也不会针对汽油车、燃油车之类的分别,我们的标准会逐步的统一,不管你用哪一种燃料,只要你的减排做的到位,还是可以发展的。
最后大家无论是从油耗,还是从排放的综合经济,综合的成本、效益来考虑,最终来选择最适合,最能被市场接受的途径。另外一块就是实际派,因为大家现在谈的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我们的这些样车,我们在做核准的时候,都可以达标,但是上道的话,排放就千差万别,包括轻型的乘用车也有这种问题。很多车上路以后会排放特别高,包括氮氧化物,所以实际道路的排放,就是我们下一步管理的重点,从标准的制定和监管方面都会加强。
另外我们在2020年前后,会分区域分阶段的逐步去实施,2020年我们当然是希望在重点街区实施,以京津冀为例,北上广确实是在实施,“十三五”阶段可能不是一个城市为主了,很可能是以京津冀这种重点地区来事实了。像北京有一个标准,因为车是流动的,出了北京怎么办?这是北京遇到的很大的困扰。河北在机动车管理方面,相对北京来说,确实是比较弱的,我们要开展连控的时候,就不只是说说大的规划,要统一规划,统一的标准,统一的业务监测、监管,统一的措施。所以我们相信在“十三五”期间,现在的京津冀他们已经开始在筹划这个事了,我们相信“十三五”的实施范围肯定会比现在扩大。
北京的PM2.5有8%—36恩%是来自于外地的传输,1月份北京和天津的污染,可能有25%左右都是来自于河北,到7月份北京有可能还会更高,到百分之三十多。所以这种大气污染传输的形式,让京津冀地区,包括京津冀周边,包括山东、山西、内蒙,大家现在还在考虑要不要把河南纳入进来,现在要连入到一个大的区域来控制,总体来讲,我们2014年的中汽到八九月份那会立的项,这包括轻型车和重型车两项标准。重型车现在是由院里的标准研究所他们来牵头制定的,咱们轻型车的标准,我们计划是2015年底出一个征求意见稿,虽然时间非常的紧,但是因为企业都非常的期待标准能够出来,让企业能够有更多准备的时间,很多地方也很着急,所以我们有一些看法,也在准备这个事情,希望在2015年底有一个意见稿。
重型车着手还是比较早的,其实已经开始了重型车的“国六”标准研究,已经完成了,但是重型车可能不像轻型车那么紧迫,我们也是计划在2016年底基本完成。部里启动了两个科研项目支持这个事,就是今年指出的质量和技术的研究,质量希望和回收系统的研究,都是由环保部来立项支持的,第一个项目也是我承担的。
我下面说一下我们的初步设想,刚才讲了标准还在制定过程中,现在只是有一些初步的设想,有一些事情还每一确定,对于我们的标准和方法方面有一个初步的设想,谈一下,因为限制还没有定,所以先不谈。
方法这面第一个大家最关注的是测试工况,以前一直用的都是欧洲的标准,在六阶段到底是继续用欧洲的还是什么?欧洲也在完善工况,我们也确实觉得它的工况代表性不够,欧洲也在联合全球,美国日本等国家开发WLTC的工况,我们也在中国的调查,现在也在做分析,基于一个初步的分析,我们觉得采用WLTC的工况还是一个比较可行的方式。因为WLTC的工况分四段,车速最高峰是130公里每小时,我们认为这个在中国可能没有必要,我们有可能不考虑,我们只考虑前面三个阶段。
除了主工况之外,还有一些辅助工况,就是包括一些低符合的工况,还有就是我们有一些高速的工况,主要是加载,比如开空调,跟美国的也比较类似,当然最后怎么定,还是要根据我们分析的结果。
除此之外,我们还是认为排放的工况,要跟工信部启动的油耗标准工况的制定,我们希望这两个工况可以联系起来,我们认为两套工况是非常不恰当的方式,这种方式无论是企业还是减排的项目,都会有很大的困扰,所以我们认为这两套工况最好可以最接起来。
最后我们认为实际道路工况是非常重要的,欧洲现在提高RDE这个事情,实际上我们是有基础的,最早的时候在国内我们就开始做这个了,很多机构都在做实际道的工况测试。
我们现在已经在开展一些试验,包括对WLTC等,还有以前开放的一些工况都有研究。
基准燃料,我们知道硫含量是前些年一直在说的事情。在硫含量之外,我们认为还是像烯芳烃、蒸气压等指标对排放的因为。还有就是颗粒物的测量,刚才提到的轻型车直喷的汽车,对电喷有显著的增加,所以我们认为颗粒物的测量,特别是对于直喷汽油车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也做了一些研究,发现欧盟立足这个测量,目前来看,这种颗粒物排放水平都比较低的情况下,有可能比质量的排放测量,反而有更好的呈现性。PM现在浓郁特别低了以后,我们从整个环节引入的误差可能会比较大,反而是PN(音)的再测量方面,可能更容易做,我们说为什么PN测量为什么也在做?它也是越来越重要的指标。
还有气态污染物两,氮氧化物,因为大家知道氮氧化物的浓度也是下降了很多,但是氮氧化物的测量方面,怎么样做到更好?我觉得“国六”对它的测量方法也要做进一步的质控的要求。
还有就是蒸发排放,我们认为这个在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中国的纬度明显比欧洲要低,夏季的平均温度要高于欧洲的,这方面可能更多的要向美国学习一些先进的经验,实际上要推动车载回收系统,这个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
车载诊断系统,我们认为欧洲目前的标准严格程度可能不太够,我们吸收能够在承载诊断系统方面也进一步吸收美国的先进经验,能够把这个要求要加强,但是可能也达不到美国那么高的要求,因为美国的要求确实是太复杂了,我们可能要稍微宽一点,但是比欧洲要严。
另外一个是海拔的事情,因为中国确实是存在问题,1500m以上的国图面积来看,有很多人喜欢自驾游,这些对生态比较脆弱的情况,环境都有可能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认为这个海拔还是要考虑的,目前基础有限,下一步怎么还要进一步的研究。另外关于重型车还是要研究的,这一块争议比较小的,还是要沿用欧洲的标准,我们还是用WHDC来做主要的工况,我们用PEMS做实际道路的工况监管,我们也是计划在六阶段的时候可以沿用这个法规,补充完善。
承载诊断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未来怎样去做事实的监控?我们对标准的要求肯定是要进一步的加严,甚至是考虑能不能远程监控?我们现在重型车主要的监管就是管发动机,将来肯定是要加强整车,从发动机的很准,再到整个过程上,全过程的管理中,我们肯定要加强实际道路的监管。
下一步我们要研究一些关键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要现实的问题,下一步环科院这边肯定会组织,包括机动车中心,包括环科组都会组织大规模的样车试验。轻型车的RDE还是要研究的。重型车的颗粒物的排放。再就是刚才提到的海拔的事情,这个也要加强。最后一个是非常规污染物,对醛类化合物的排放影响是怎么样的?对二氧化氮的影响是怎么样?还是要考虑的,还有很多其它的排放,也要进一步的加强研究,在现实方面怎么考虑,这是下一步要加强的工作。我的汇报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