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汽车组织主席的互动交流
  • 更新时间:2016/5/4 16:05:37
  • 来源:中国汽车论坛组委会

主持人:下面论坛继续,进入互动环节,在互动环节中OICA各国协会领导将就有关议题进行讨论,下面有请中国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先生、OICA主席韩国汽车工业会长兼CEO金容根先生、法国汽车工业协会会长Patrick Blan、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执行董事Klaus Braeunig先生、印度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SUGATO SEN先生、意大利汽车工业协会主管Gianmarco GIORDA、先生,英国驻华使馆、英国贸易投资公使衔参赞魏林博士。互动环节由董扬先生主持。
    董扬:谢谢。每年的论坛都有这样一个精彩纷呈的互动环节会提出非常有针对性的问题,然后我的各位同行也会给大家一个比较精彩的答复。时间问题不讲过多的开场白,我直接开始提问。
    第一个问题对OICA主席金容根先生,作为OICA的主席,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你对于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速度、发展方向有什么见解希望跟大家分享?
    金容根:谢谢您。去年全球汽车销量是1200万辆,应该比我们预期稍微增长了一些。但是我们考虑到整个全球的情况,整个汽车销售是呈正向发展的,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乐观的,未来会有更多的增长。
    美国、欧洲、中国、印度是非常强劲的增长市场,大部分的发达国家,俄罗斯、东欧、东南亚,他们由于一些国内的经济问题,我们希望在整个北半球的国家,希望这些有问题的国家能够解决他们的问题,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未来解决汽车发展中的问题。
    总体来讲中国是第一市场,包括电动汽车方面也是第一的市场,我们希望中国成为火车头引领世界汽车的发展,我们也希望能够继续发挥它的引导力。不仅仅是中国,是引领世界汽车行业的发展。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想跟大家说一下,中国的市场是全球性市场,如果中国能够成为真正的全球领导者,应该更开放,更加透明,而且对外资企业的汽车公司取消歧视政策,而且这些外资公司希望能够有更深合作。而且从战略的角度来讲,战略的高度进行合作,这中国才会提高更多的支持,谢谢大家。
    董扬:谢谢金容根先生。金先生讲到了对于中国汽车市场有很高的期望,所以我也正好再补充一句,我在昨天到车展的时候碰到很多老总,我也问了一下大家的感觉,半数以上老总认为今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会略微高于去年,这样的话全世界汽车产业大家也都会安心。
    第二个问题想问法国汽车工业协会CCFA,现在欧洲汽车市场正在复苏,你认为中国什么样的汽车,哪种类型的汽车能够首先进入欧洲市场?
    CCFA:这个问题很难,谈到欧洲市场不是一个增长型的市场,现在是下滑以后开始复苏的阶段。现在的情况和去年危机之前差不多,现在市场是微微复苏,当然了,这是一个古老的市场,一个成熟制造业的市场。在整个汽车行业是9-10年的历史,这些车主需要换车,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开放市场,我们也欢迎新的车企进入这个市场。在过去30年当中一些新的日本车企,以及韩国的车企也进入到我们这个市场当中。但是进入一个成熟市场有一些难度,对于中国车企进入还是有可能性的,但是最有效的是收购欧洲的车企制造公司的方式,沃尔沃现在是吉利来控股的,沃尔沃也是非常漂亮的。我非常荣幸地说,现在和东风已经是合作伙伴关系,也是有法国持股的合作方式,将关系引入到中国。作为新进入市场的一方,如果是不想合作合资,有些困难,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成熟的市场,因为需要很多广告,加大知名度方面有点困难。
    关于一些新的身份,新的解决方案,以及流动性的问题,如果能解决这样问题的话,有可能进入这个市场。我想说市场是开放的。
    董扬:法国的会长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中国汽车企业在合资合作方面已经一定程度上和欧洲企业有很好的合作,不单是中国本土,吉利收购沃尔沃,东风入股PSA,这两个合作对于东风和吉利也有很大的好处。
    还有一点刚才会长先生讲,我希望全行业记住,就是我们中国汽车单纯出口产品,甚至于体系还不太健全的时候就单纯地产品输出,就像现在对于中东、非洲、南美那样的方式不适合于我们进入欧洲,我希望中国汽车产业记住这一点。
    第三个问题我要问我的老朋友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Klaus Braeunig先生,我不知道在其它国家怎么样,在中国,德国工业4.0是如雷贯耳,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能不能简单讲讲什么是德国工业4.0,而且我知道德国工业4.0是以汽车工业作为主体的,能不能给我们各位嘉宾简单讲一下德国工业4.0。
    Klaus Braeunig:感谢董先生。如果我简单讲一下工业4.0在德国的意思,就是为了未来做出改变,来打造智能工厂。也就是说,数字化,把整个工业链都数字化。我们每一天的工作就是要调整工序,但是主要的观点就是我们把不同的机械工具和IT系统联系起来,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很难。对于中国的工业6.0来说是一样的。德国在中国做了很多的工作,在车展上也体现了这点。这是工业革命的过程,汽车工业也完全投身到这个过程当中。引出了一个观点的,今天早上我们也谈到了,传统的汽车系统的调整,要改变传统的模式需要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和新的参与者,我们可能要经历一个颠覆性的改革,不同的工业可能会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做出改变。
    另外的一点就是,我们德国非常喜欢在未来做出重大的改变,使我们的汽车更加安全、智能,更加具有流动性,给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同时,我们更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合作,不仅仅是跨行业的合作,而且是要在国际汽车行业都要加强合作。比如今天早上我们听到了John说很多城市将会改变整个交通系统在城市当中,使用了许多德国的技术,比如自动汽车驾驶技术等等。所以我们就需要有一个政治意愿出台,适用于所有市场的管理模式,如果在中国生产的汽车要想出口,必须要满足其它国家法规的规定,以及满足全世界各个不同国家基础设施的系统。所以我觉得工业4.0,以及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挑战都说服我们,要在工业层面上,以及政治方面上都应该做出必要的步骤,这样的话就能够出台一种世界性的标准和政策,不仅仅是在汽车方面,还在其它方面也做出很大的贡献。
    董扬:Klaus Braeunig先生讲了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在工业4.0的背景下,在技术更快发展的背景下,在汽车产业大量电动化、智能化、互联网技术应用的背景下,标准法规的国际化更加重要。这方面在中国国内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搞旧的东西,就是中国跟随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产业我们要用国际标准,如果是共同做一个新东西我们应该制定自己的标准,不应该注重国际标准。另外一种观点是越是新技术的发展,越要注重标准的国际化,因为无论是动力的电动化,还是车的智能化和互联网,都是人类共同的探索,都更加需要共同国际化的标准。我本人和我所在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我们赞成,或者并在继续推动中国加入ECEWP29的1958年协议。谢谢Klaus Braeunig先生的分享。
    第四个问题想问印度汽车工业协会SUGATO SEN先生,也是老朋友。我们注意到在今年印度汽车博览会上,有一家印度汽车公司发布了一款电动客车,请你介绍一下印度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目标。
    SUGATO SEN:非常感谢董先生。我觉得像其它国家一样,印度非常严肃地对待新能源汽车,以及电动汽车的发展。你们可能都意识到了在去年冬天我们有一个非常严重的污染问题,比如说在新德里有非常严重的雾霾现象,而且目前我们有不同的政策。比如说我们在印度,在某些城市实行了单双号的政策,我们已经采取了非常强大的措施来解决污染的问题。我们现在面临非常严重的污染问题,汽车工业是造成污染的污染大户,如果你看一下汽车在印度燃油效率是非常低的,印度大概千人20辆车。不知道德国数字是如何,所以在印度汽车还不是最大的问题,因为印度的汽车量有限,现在这些政策制定者更多关注在新能源的发展,以及可再生能源发展上。汽车方面也在得到政府的关注,现在我们也出台了一个框架来推进燃料电池的发展,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我们花了很多的时间来生产一些小型的电动车,小型的公共汽车。现在就像董先生说的,在汽车展上,我们推出了一个小型的电动车,我们发现很多的汽车企业都推出了他们自己的电池驱动的电动车,特别是在公交车方面都有动作。所以我想在短期内这些电动车可能会推向商业化和工业化。
    董扬:印度是和中国发展状况很相近的,我相信印度电动汽车也会有非常好的发展。
    第五个问题问意大利汽车工业协会主管Gianmarco GIORDA先生,我们注意到替代能源在意大利发展还是比较快的,您能不能跟我们介绍一下替代能源在意大利发展的情况。
    Gianmarco GIORDA:感谢董先生。是的,我们在意大利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引导目瞟 ,我们在2015年意大利欧盟市场的三分之一,我们有很多的燃料电池的汽车,在去年的时候我们看到有20多万辆燃料电池汽车的生产,在汽车方面90%的汽车使用液化天然气,以及天然气,9%汽车是混合动力,只有1%是使用电,这是关于可再生能源汽车方面的。电动汽车方面比例不是很大,但是我觉得在将来它一定是一个发展的方向,而且在其他国家也有一些发展的壁垒,比如说传统汽车和新能源之间的价格是一个壁垒问题,比如它们有发展地区电动车的意愿,但是意大利对于电动车基础设施是比较缺乏的。另外一个重点就是,这些司机不是很喜欢电动车。比如说我们需要发展更加强大的电池也是一方面,我们需要很多的充电的装置,比如说一个动态的充电系统。所以在未来充电系统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意大利情况来说,对于液化天然气和天然气来说,对于我们来说是新能源汽车发展主要的动力。因为它可以提高能源有效利用,并且减少空气污染,在意大利2011年达到了一个目标,也就是欧盟委员会给意大利的目标,在这个方面我们提前四年完成了排放任务,就像我刚刚提到的我们已经在意大利大幅提高了燃料电池的有效利用。
    董扬:谢谢Gianmarco GIORDA先生。刚才给我们非常准确描述了意大利替代能源,替代燃料方面使用情况。
    第六个问题要问OICA秘书长先生,现在国际上无人驾驶汽车应该说发展比较快,就我所知,干无人驾驶的事汽车行业做得比较多,特别是智能辅助等等方面,但是宣传效果来说好像是互联网行业名声更大一些,在自动驾驶方面。那么你怎么看待智能汽车,网联汽车的发展?
    OICA秘书长:非常感谢这个问题,5分钟我根本回答不了,这是个大问题。
    首先区别一下互联以及联系或者是无人驾驶汽车。实际上我更愿意称为自动汽车,而不是无人驾驶汽车。
    关于互联互通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有很多市场上汽车有很多的借如互联网的动作,比如GPS功能优化连到互联网上实时获取交通状况的数据等等,这在今天也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技术。而且有很多互联网为基础的技术也在应用,但是问题上我们现在需要什么样的应用呢,是不是只是应用你的手机来打开空调呢?当然这是可以给你带来很大的舒适性,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功能。对于我来说互联互通最重要的功能,也就是汽车能够相互交谈。比如说机械能够互相交换数据,比如哪里有车祸,哪里有拥堵,哪里有不好的交通状况,哪里有良好的基础设施,这样就需要一个非常强大的基础设施能够提供相关的数据。
    同时提出一个问题,就是我们需要很大的投资才能够提高我们基础设施的系统,整个互联互通的系统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特别是在标准化方面和投资方面有很大的挑战。现在我们需要分享什么样的数据呢?这也需要考虑,比如说网络的安全也是一个问题,网络安全对于互联互通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汽车可能就会变成一种接入互联网移动的终端,所以这样对于进行网络犯罪就是一个非常容易入手的点。而且还有个人数据的保护问题也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很多国家都提出了,而且是非常流行的一种话题。也就是说如何保证个人数据的私密性,比如说这些基础设施将会收集很多你的私密信息,在车里谁跟你在一起,这些信息你不想让别人知道,这些问题是需要考虑的互联互通的一个大问题。
    另一方面,自动化,关于自动汽车来说也是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我要说得清楚一点,就是不仅仅是谷歌来开发自动汽车,很多的大公司都有非常大的项目来研究这方面,他们可能会在短期内做出一些进步。自动化其实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实现真正无人驾驶的话是非常有趣的一个话题,但是在未来的十年之内可能会实现不了,我严重怀疑这一点。因为这不仅仅是需要解决一些技术问题,而且需要解决法律问题,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解决。特别是在城市环境当中解决这些问题是更难,难于在农村实现自动驾驶。
    但是就像刚刚说的,我非常相信自动化在未来会越来越强大,而且会给我们提供更多优势,保证车辆更加安全。在未来可能堵车就不是一个大问题了。但是越来越多的自动化程度化,会加强互联互通有效性,因为今天的汽车应该是自动化性能比较好,所以说自动化和非自动化应该是融合的方式。这对于自动化汽车来讲是一个挑战,就像今天所了解的环境互联会帮助我们,给我们提供有必要的信息,能够让我们的信息更好地表现出来,有更好的性能。如何将互联和自动化联系在一起,我现在没有答案,我们可以期待寻找答案。
    董扬:对于智能汽车,或者是互联化的汽车,在中国和在世界都是一样的,有一件事情是一样的,一方面互联网企业非常高调,革命性地来讲来做,还有一方面就是传统汽车企业很低调地,很努力来做。我在秘书长先生讲的时候,突然头脑中出现一个画面,一辆车前面一个人在拉,后面一个人在推,前面拉的人是互联网企业,大家看见的都是它,后面推的是传统企业产业,使多大劲人家都看不见。但是中间是车,不管是拉的人,还是推的车,做的都是一件事情就是把汽车要给用户有更多的方便,更安全更好的体验,所以我相信这两个角度将来会走到一起。
    汽车工业协会和汽车工程协会一起向政府提出在中国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建议,这建议当中可能包括一点,只要我们把现在最初级的辅助驾驶技术在中国一定程度普及,特别是其中对于各种目标的识别和智能刹车技术普及,就可以大比例减少追尾,改善汽车的安全性。什么意思呢?就是请大家关注智能互联技术对用户真正的改善,主要做这件事。另外也可以看两个行业怎么互相表现,那个没有关系的。总而言之技术会发展,用户体验会更好。
    第七个问题想问英国驻华使馆参赞魏林博士,这些年来中国不止一个企业在英国建立了研发中心,请问,英国有非常厚重的工业基础,工业传统对于中国企业,中国品牌汽车提升性能,降低油耗,降低重量方面是怎么帮助中国企业的?
    苇林:感谢您的问题。确实过去这些年英国汽车制造业继续发展,并且繁荣,而且车越来越多,生产的车比历史任何时候都多。一部分原因是英国创新环境就是研发的汽车是面向未来的,大部分F1车是在英国的,因为英国的技术是比较领先的。我们的研发中心是在一些大学里,将创意和思想,关于市场的一些想法和市场和技术这块,以及产学研的结合,政府能够提供支持。我们要将这种创新性融合起来,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而不是汽车公司自己做研发,所以和汽车公司和技术公司,还有大学,以及研究院的密切联合。这是我们在英国做的,将这种模式希望推广到世界各地,包括长安、吉利等做的事情,这些公司已经到英国研发他们新的产品,在一个开放性的创新环境下将这个技术带回到中国,然后推向世界,这是一种创新的合作,能够催生出更好的汽车。就是污染小,更高性能的汽车。谢谢。
    董扬:谢谢魏林博士,希望我们企业在英国设立的技术中心有更大收获。
    第一个问题问金先生,作为韩国汽车协会会长,从韩国经验出发,你对中国品牌汽车的发展有什么建议?韩国很快创立了很好很好的品牌,希望韩国经验对中国有帮助。
    金容根:谢谢。现代的经验来讲,比如现代公司30年前,70年代的时候雏形,当时市场是比较荒诞的,整个产品质量都很差的,现代当时是这样。首先是产品的质量问题,现代、起亚非常关注质量的发展。开始引进了新的保证体制,开发体制,质量体制,延展到五年十万公里的延保期。这是现代的承诺。创造了品牌的影响力,包括质保体系。现代正在生产不同的汽车车型,去年12月份他们推广了不同的品牌,宝马有100多年的历史,所以对他们来讲,对他们现在来讲是有一点困难的。他们在欧洲市场方面是比较谨慎的,在美国市场他们也保持谨慎的状态,品牌确实很不容易的,他们需要技术的发展,需要设计,技术方面研发的投入。中国正在努力,质量是中国车企要注意的一点。比如欧洲的策略是注重品牌营销的,能够让更高端的人群接入进来。
    董扬:谢谢金先生,金先生回答非常重要,做好一个品牌第一位的是品质,第二位的是质量,我也希望再重复一下,希望我们做中国品牌的企业能重视这一点。
    第二个问题问印度汽车工业协会的SUGATO SEN,这个问题中国和印度很近,但是中国汽车进入印度市场很少,我的问题是中国汽车企业进入印度市场怎么样才能进入?
    SUGATO SEN:坦白讲我也不是很清楚。有一家中国公司在印度有点业务,四五年前吧。他们发现如何继续做下去,上周我来之前,福田在印度的总裁到我办公室说,他们需要重整计划,包括商用车和乘用车如何布局的问题。他们需要一个制造中心,在过去几个月当中不仅仅是中国在印度公司需要进入这个市场,其它国家制造商跟我联系,说他们希望进入也度市场,需要一些工厂,这些公司都在期待着进入印度市场的可能性,印度对成本的要求等等,能不能满足印度的要求。
    比如其它方面能不能满足印度的安全的要求,还有成本安全性的要求,能够在市场进行良好的竞争。印度是对价格比较敏感的,控制比较严格的,而且是非常独特的一个市场,很小的汽车是SUV,SUV到印度变成小SUV进行销售,他们对成本的控制比较严格。进入印度市场要非常明确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车型,而且要了解印度市场的现状,我们现在可以销售什么样的车。第一步是了解印度市场的现状。
    董扬:刚才SUGATO SEN先生还是讲到了非常关键的一点,我也知道中国福田、上海通用在印度的业务进展都比较慢,我自己的感觉和刚才SUGATO SEN先生是一样的,印度是一个特殊的市场,印度市场对于产品的成本要求很高,同时对于品质和品牌要求也很高,它是这样一个双高的市场。我们中国的产品卖到东南亚,卖到中东、南美,这些地方价格要求高,但是对于品牌和品质的要求没有那么高,印度是一个价格要求高,品质同时要求也很高的市场,所以希望刚才印度协会SUGATO SEN回答对我们企业有帮助。
    第三个问题问法国汽车工业协会,互联网企业要进入汽车行业,您个人对于这种现象是欢迎的态度,还是不欢迎,还是害怕,你怎么评价?
    CCFA:苹果、谷歌这样都是非常强大的互联网公司,他们给提供新的解决方案,谷歌的车甚至可以成为新的汽车制造商,新的恐龙诞生了。他们会改变汽车,他们可以投资于汽车行业,可以成为有悠久的历史,五年设计一款新车,或者购买一家汽车制造商,他们不会这样做,这不是他们的商业计划。他们商业计划是适合顾客更多互联互通,能够有更多顾客购买车,他们不会成为新的汽车企业。谷歌做车成为新的厂商了,他们会提供一些解决方案,还不会成为制造商。
    另一方面,恐龙就是会给我们带来新的解决方案,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整个汽车行业的变革。比如创新性的变革,这是种合作的关系,这种思想的碰撞,能够收购一些新的公司,能够解决内部流动性的问题。所以我们不应该是恐惧的,谷歌和苹果是让整个行业进行融合的。是挑战我们的一种方式,整个汽车行业会有这样的能力,汽车行业能够应对未来城市流动性的问题,这对我们非常重要。
    董扬:完全同意您的观点,汽车产业100多年来应对过无数次谷歌、苹果这样的挑战,我们一直走到了现在,我们还可以迎接更多的挑战,我们可以走下去。
    第四个问题问Klaus Braeunig,德国的电动汽车的推广,电动汽车的发展我认为是非常稳健的,准确的,全面的。前几年德国在技术方面,德国的电动汽车技术方面有很大的进步,最近两年在推广和基础设施方面也在有很大的进步,你能不能把德国在电动汽车的推广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情况介绍一下?
    Klaus Braeunig:这个题目是中国和德国可以相互学习,整个汽车行业都是可以相互学习的。这次中国汽车论坛也是一个好的学习机会,我们可以跟中国学习,新能源汽车方面中国做得很好,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进步,主要是因为中国政府是非常努力地来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其它国家也有这种政治意愿,但是在德国还没有这么强大的政治意愿,这就是为什么今天要坐到一起来讨论如何推进新能源汽车在德国的发展。因为汽车行业做了很多,德国汽车行业提供了很多车型和新能源的技术,我相信德国在这方面会走在前面。
    但是中国和德国面临的共同困难就是如何改善我们充电的基础设施,这是主要的一个前提条件。它决定了我们未来电动车能不能做得更远,能不能给我们的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能不能吸引更多的客户来购买电动车。我们有很大的空间来改善自己,全世界仍然有很大提升的空间。
    最后的一点,对我们来说,我们巨大的挑战就是打造一个结构让电动汽车的流动性和能源的结构能够良好地配合起来。如果我们生产新能源汽车,之后我们造成了新的污染,我们以老的方式来消耗能源的话,这是不合理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德国可能比其它的国家更有兴趣,我们现在已经把电动车作为能源转换的一个重要的抓手。
    德国就像我刚刚提到的,将会推动交通优化的技术,我们会做出一种区别化的产品,会使我们国家产品和世界产品有区别性。但是我们对所有投资者都是一视同仁的。
    董扬:第五个问题想问意大利汽车工业协会Gianmarco GIORDA先生,我的问题是意大利的汽车造型设计是领导全世界的,我也曾经在20年前访问过意大利四大造型设计公司,我的问题是你认为未来汽车的造型风格会怎么样发展,是怎么样一个趋势。
    Gianmarco GIORDA:非常感谢。我想谈谈这个设计,因为流行趋势可能是汽车工业,甚至是使意大利全世界闻名的一个原因。回答你的问题,很重要的是要确定我们设计的理念,在我们认为设计就是风格和工程方面的融合。在未来设计将会继续成为一个关键的元素,推进汽车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除了技术方面的问题之外,我们在未来可能更重要的问题要打造车跟车互联的系统。比如说我们要拥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我们要有无人驾驶汽车。但是除了这些重要的技术改善之外,设计仍然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会使我们的客户来做出决定,买哪辆车是重要的因素。当然车的设计在未来可能会更加考虑市场的需求,特别是新车的设计。
    关于意大利的设计方面的关键词,我不会和英国来比较,在意大利我们有很多中国的公司,十年前就在意大利投资了,比如说长安和GEC,2005年就在意大利建厂了,可能他们的第一个海外设计就在意大利做的,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我们意大利的独特的优势,主要是意大利北部有非常强大的设计的力量。他们的业务在过去十年当中发展很快,因为他们一开始只有5个员工,现在他们每一个设计中心都有大概100名员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因为我们之间进行了良好的合作。我们的公司更适合当地这个风格,可以给中国公司提供更多的帮助。
    董扬:第六个问题问OICA秘书长,在共享的情况下,对汽车社会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比如说汽车的共享会不会使得汽车数量减少?
    OICA秘书长:当我们谈到汽车分享的时候,不管你怎么说有很多的公司都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其中有一点我们要强调,就是人们对于出行便利性的要求,过去一年当中见证了这个现象。我觉得人们对出行便利性的要求一定不会减弱,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同样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把分享经济和城市环境做区分,比如农村和小城市和大城市的环境做区分,比如说在一些城市有非常好的公共交通系统,可以满足人们对于出行便利性的要求,但是还是需要个人独立出行的规矩,比如市中心必须要买家具,逛商城等等,买东西的时候要用车,坐地铁有些时候不舒服,不方便。像我这样年纪的人就很费劲。在很多情况下,市场需求将会不断发展,年轻的一代他们会有新的需求,比如我自己的孩子,我有4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住在巴黎市中心,他今年31岁,但是他还没有驾驶执照。我另外三个孩子有一个19岁,一个17岁,他们在接下来几个月就会拿到驾照,但现在已经买了车了。我住在巴黎农村,离巴黎开车40英里,不是很远。我在那里没有车,没有互联互通,我的出行就非常有限,在农村地区仍然需要一些个人的车,而不是共同分享的车。
    但是我不知道世界其它情况如何,人们对于出行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但是在未来可能会有一定限度,有些时候市中心会变得非常拥堵,而且不宜居,房价也非常高。所以我们这些可能会从市中心搬到外边去。在西方国家一些首都都会出现这种情况,虽然城镇化一直在发展,但是相反的趋势也在发展,也就是说对我来说不管怎么样分享汽车可能会代替个人汽车吗?我觉得不会是这样,它只是一种补充,而不会替代个人汽车。
    之前我也提到可能会促进个人汽车的发展,比如优步和打车软件等等。作为一个顾客来说你想要做一个非常好的专车,舒适的环境当中,这可能会促使我们能够淘汰一些落后的汽车。
    董扬:我完全同意OICA秘书长的观点,人自由的移动是不能够被减弱的,是应该加强的。那么在大城市内部很可能共享型的移动会代替个人拥有交通工具,但是对农村不会,特别是在中国千人保有量才100辆的时候,我们就讨论分享经济会不会使汽车产量下降,远不到这样的时候。至于汽车分享会不会使千人保有量的800的美国和西欧数量减少,我们用五年时间看它,很可能也不会。但是至少肯定说在中国不会,它可以增加汽车的使用率,增加更多人对汽车的体验,但是不会减少汽车市场的规模。
    最后一个问题问魏林博士,英国汽车工业在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上也是有巨大贡献的,当然一直被低谷,讲世界汽车工业发展首先讲美国,福特发明了大生产方式,我们谈日本丰田的精益生产,对汽车产业也有巨大贡献。英国的工匠精神对汽车工业也有印象,去年在英国渡假参加了一家公司,一辈子做这样的事情,几代人一直做这样的事情,做得非常开心,非常好。英国工匠精神是不是对汽车产业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人怎么看待这个?
    魏林:感谢你的问题。我觉得一个有趣的事情,在英国发生的事情就是大家对于汽车的兴趣都是空前高涨,而且在汽车供应链方面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要有高水平的工程师来工作于汽车行业,我最近看到的一点非常令我兴奋。这些工人工作了很多年,可能已经60多年了,大概就像我这么老。他们现在也在培训新的工人,这些新的工人大学毕业之后加入整个汽车行业当中,使我们的行业更加繁荣,我们现在正在接受培训,如何能够打造更高工艺的汽车的质量,所以我对这种现象非常欢迎。我在英国住的地方和汽车制造中心离得不是很远,在哪里有很多高年纪的工人,他们把他们的技术教给年轻一第,他们希望把做汽车的技术传到下一代,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董扬:今天环节问题都提完了,时间也到了12点半,如果让我总结的话就是一句话,感谢台上的各位,认真回答我的问题,特别有些还是很刁钻的问题,也感谢台下各位认真倾听,愉快的分享,我想最后结束之前还是可以要求一下,请台下的各位给我们台下这些人一个热烈的掌声。
    主持人:感谢各位嘉宾。感谢各位互动嘉宾给我们带来的精彩内容,确实很精彩,比预定时间推迟了10分钟,但是非常值。相信在座各位和我一样,听了各位嘉宾精彩演讲都受益匪浅,意犹未尽,由于时间关系今天上午论坛到此结束。

(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