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青:未来汽车市场营销格局
  • 更新时间:2017/5/25 16:39:07
  • 来源:论坛组委会

捷豹路虎中国战略副总裁叶永青

感谢会务组给我的时间让我讲一下未来营销的格局,其实我脑子里都是碎片,整理之后是这样。20分钟讲一个未来的一个格局,包括在这个格局底下,将来各个应对的销售策略,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务,我把我现在脑子里的碎片,包括我现在手上做的一些研究,分享给大家,这个纯粹是抛砖引玉。看下次组委会会不会再请我来讲这个题目。包括你看到我中文都没来得及准备,这个还是我以前做的英文的版本凑成的这样的一个简单的演讲。目前所有的品牌的厂家,都在看未来,这个未来把这个短语变成case也好,无非就是三四个主题的方向,第一就是自动驾驶,第二就是智能互联,第三个就是电动车。第四个就是分享,共享车,共享车是蛮危险的现象。我们以后看。这四个方向如果未来在5—10年当中形成一定的规模的话,对现在传统企业整个生态环境是有颠覆性的危机的。
  第一整个汽车的使用环境,你今天在这个市场上看到车是独立的,车和车之间也是独立的,车和行人之间也是独立的。车和整个的智能交通也是独立的。目前来说在整个运行的交通体系过程当中,车只是其中的一员,但是未来,你可以想象,当整个的赤字,跟车与车,车与人,车与整个的交通系统,都混成一片的话,这个格局从现在可以看到未来,而这个未来从技术角度上来说,都已经解决了,没有解决的那就是与技术配套的很多的东西。
  我在其他的论坛,包括我在复旦的MBA给他们讲未来汽车的展望的时候讲过一个我们的终极目标就是自动驾驶,这个自动驾驶假如说这个是十年以后达不到,虽然技术储备有,能够达到这样的一个场景,这个场景到那个时候你手里不是一个手机,这个终端什么样我也不知道,指令可以发出去,车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可以预先设计,这个车2分钟以后在你家门口,你进去以后这个终端可能靠指纹可能靠其他的。跟这个车联系在一块,这个自动驾驶,这个车把你带到你要去的地方。这个前提很可能就是所有的车都是这样的模式,不可能有人为的驾驶这个车子。
  到了这个场景之后,所有的东西都是由网络落操控的。那个时候既没有交通信号灯,也没有各种各样的,在你现在很难想象的,如果没有方向盘,没有信号灯,你想想看,这个时候车不会碰撞,车的设计就改变了。车没有碰撞就没有车辆保险这一说,整个完全颠覆了汽车的生态。
  有一天吃晚饭的时候。和几个同仁在一块,讲这个自动驾驶,其实自动驾驶它的历史至少有20年或者20年以上,最早是卡车的时候。因为在欧洲卡车设计是最累的,它要跑长途,包括美国,所以才有了自动驾驶这个愿望,能够自动驾驶就好了,慢慢过渡到今天,大家谈论到自动驾驶都是在轿车上的。但是初衷没有改变,怎么减缓这个人的疲劳呢?但是在中国。
  中国的市场对自动驾驶,第一个需要在什么地方。不是在高速公路,就是在城市拥堵的时候。等红绿灯的时候。大家都忍不住要去看手机,刚才响了一下,谁发的微信,但是现在上海是比较严的。看到你看手机那就是200块,3分,看4次要重新去领驾照,但是这个需求从今天就看出来。未来三五年,最先或者最有可能实现的。就是在慢速或者自动驾驶过程当中,车辆从技术要求的角度上来说,时速低于20公里以后,它被碰撞的要求跟高于20公里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自动驾驶是最容易实现的,但是这个当中需要有整个生态的配套。需要有法规有交规,体系运行的配套。这点不突破,像自动驾驶一样,在未来很难突破。这个是关于自动驾驶的。
  第二个是关于整个经销商,现在刚才讲了,整个生态就是经销商原来基本上厂家、经销商、客户,在整个客户的营销过程当中,从售前销售到售后再到重构,这个环节是闭环,但是现在基本上这个闭环全打破了,你去看任何一个环节,都不是你能占主角的。有一天当你想,这个4S店前期投入这么多。边上有一个多品牌的东西。有一个平行进口。加上现在很多的网络的平台,把客户的信息客户的资源都屏蔽掉的话,那么这个生存空间就是很弱的,所以才会形成,现在基本上整个经销商做到多品牌,争取能够共享资源,但是这些经销商,将来或者现在,都已经突破了这个传统企业卖车的领域,无论是卖车也好,卖配件也好,进出口,慢慢绝对会过渡到,他会跟谁家去联合,形成一个平台。这个平台无论是卖车,无论是卖零件,包括卖服务。还会跟滴滴合作,一样建一套约车的,包括怎么样去扩展以滴滴为线上的动向或者平台。最终互联网造车也有一些集团会去试水。这个它是一个在汽车领域,其实也是一个新的生态,慢慢的会参与到整个汽车的一个生态平衡当中去。
  现在最热闹的就是电动车的事情。电动车有很多讨论。各家有各家的观点,尤其是现在新能源车按照工信部的定义,一个是氢燃料,一个是插电式混合动力,一个纯电。插电式混合动力的前景很弱的。因为面临着两套系统,这个成本会增加,你的油耗的降低并不是很显著。氢能源这个车它要求的技术储备会更高。商业化很难得,现在除了日本有商业化的车以外,全球商业化的车还很少,能看得到的就是纯电的。纯电的这个车子在后面的七八年,如果我们看到2025年的话,保守估计是在10%,但是假如说中国在油耗,平均油耗按照现在的规划,2020年,每百升消耗5升,现在是6.9,2025年每百升油耗消耗4升的话。小型的经济型的车动力在1升左右的。
  所有车要做到百公里4升还是很难得。接下来新能源车或者是纯电车会占很多的比例才能平衡掉整个企业的平均油耗。在这个地球上保守估计是10%。比较合理的统计的话我们会讲20%—25%。一个市场20%—25%是电动车的话,这个前景完全是两回事情。
  目前我们的新能源车是在全球第一位的。但是现在有很多制肘的地方还没有办法突破,第一基础设施,这个充电。高速公路,城市和家用,各个设施分门别类的要求,运营标准都不一样。还有一个就是说制造成本,另外一个就是电池的效应,这三个制肘的地方一旦有突破的话,就会带来电动车的爆发性的增长。现在焦虑最多的就是一个是行驶历程,普通人的车,哪怕是150公里,200公里,但是冬天开冷气,夏天开空调,开着开着就亮黄灯。而且它的递减,现在很难控制,你看到有20%的时候这个里程开着开着就没了。所以里程焦虑一直是业内很大的问题。
  当你现在的行驶里程过了400,到了10年以后,行驶里程绝对会超过500,基本上在城市运营过程当中就不会有里程的焦虑了。另外一个就是说假如说有一天电池会有一个突破,无论是以色列也好,西班牙也好在研究石墨锡,一次充电少于15分钟,续航里程突破一千公里,前面所有的东西都解决了。基础设施也好,电池技术也好,剩下的就是价格优势控制下来。最可怕的是什么。这个电池车的结构是不一样的。电池都在底下,上面可以设计一个完美的车身,迎合下一代的需求,这个对整个汽车行业是颠覆性的。
  其实我时间不多。但是我讲一下关于这个共享经济,我刚才说了。共享车以后,大家对品牌的认知,或者作为一个购车的要素会减弱,今天你想想看,有谁还记得在自行车行业那个龙头老大叫永久。问现在用单车的要么是摩拜要么是OFO。将来建立品牌不是一个产品,而是整个运营模式跟你向一个用户提供的整个的服务质量。这个是最关键的。所以到最后可能会形成这样的生态,你现在的生态无非是厂家然后4S店,然后是最终用户,加上边上有平台也好,有网络也好,有其他的运营者,但是4S店还是占主流的。
  但是到后来,十年以后,要不了十年,五年以后,除了有厂家,有经销商,有共享平台,有专门提供配件的,这个讲的就是整个生态的变化,包括现在整个网上网下的销售。还有互联网造车,这个整个一套都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另外的生态,这个生态不是以卖车为主,这个生态很可能卖了车跟卖服务并不在一块,现在你看中的这些车的很多的东西,无论是品牌个性化,到后来很大一部分都不存在,大家第一更关注便利性,更关注功能性,更关注手机跟WIFI的环境进去以后能不能实现,这个便捷性,最终形成这个生态。这个生态的前提下。每一个玩家怎么把这场游戏继续玩下去这个是很大的命题。各个厂家在各个细分市场上,各个模块中怎么样发展,这个是每个玩家需要考虑的。我今天就讲到这吧。谢谢大家。

(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