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子龙:江淮汽车面向未来的低碳战略技术呈多元化发展
  • 更新时间:2017/5/25 17:34:22
  • 来源:论坛组委会

江淮汽车技术中心新技术研究院 高级专家 贺子龙

尊敬的许秘书长,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媒体大家上午好!
    非常荣幸能和大家分享我们江淮汽车面向未来的一个低碳战略技术,我的材料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就是新形势下汽车的产业环境,第二是江淮低碳技术路线制订的过程,第三江淮低碳技术研究的简介,第四江淮低碳技术商品化的简介。
    为什么讲新形势呢?国家的这种政策就是在近五年是最多的。图上显示的是乘用车的油耗目标,2015的6.9升, 2020年的5升,在技术路线图当中提到的,2025年的4升,还有2030年的3.2升,每五年加价25%。从2018年我们要开始推行双积分的政策,主要增加对新能源汽车比例的要求。同时,我们相当于还有新能源的退补资金,包括还不确定的碳配额机制,法规方面强化幅度很大。
    在排放,我们基本上全部实施国5,下一个五年我们要全部实施国五的排放标准,它的要求比国五苛刻太多了。同时我们的测试工况也会变得更加苛刻,油耗和排放的加严会引起我们成本的增加。同时,消费者对购车的需求方面,大家对车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开、空间尺寸大,同时更加关注的是产品的性价比,还有我们的品牌和口碑,以及我们的使用经济性。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我们企业,中国的车企可能都会碰到两条问题,第一是我们怎么能够造出满足法规要求,同时满足客户需求还能让企业盈利的车?第二是在我们的品牌溢价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我们的产品迈向中高端?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思考:
    第一,我们觉得需要有合理的产品布局,我们既要有充量的小型车、紧凑型车,也有溢价能力比较强的中高端车;第二,要设计合适的技术路线;第三我们需要有快速的商品化推广能力,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
    首先我们江淮可以从能量流动的角度从四个方向做一些识别,第一我们应该使用什么样的燃料,第二我们用什么样的能量转换装置,第三我们如何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第四我们如何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基于这个图,我们最后分析得出来低碳技术大概有四大类,也就是发动机、整车、新能源和清洁燃料,下面还有很多的小类,15类子技术。在这么多的子技术当中,我们觉得影响低碳的关键因素,第一个是燃料的密度,从左边的图可以看出来,我们传统的化石燃料的密度是比较高的,新兴燃料的密度相对比较低,我们有这样的结论,长途重型车是需要能量密度高的燃料,中型车是比较灵活,它是以油为主,可以考虑混合动力,新型车是什么都可以用,比较好的一个方案就是纯电动。从成本和节油效果的角度,基本上每降低一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传统的技术成本增加200元,混动则增加600元,混动技术成本是传统的3倍,也就是说传统技术的成本优势是非常明显的,混动的节油效果非常好。我们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对低碳技术做这样的预测:未来降低二氧化碳低碳技术将呈多元化和并行化发展趋势,从时间维度来说,短期类传统的低碳技术是有潜力可以挖开的,中期微中混、纯电动的份额可以不断提高,长期是纯电动、插电混合、燃料电池的普及。从车型的角度来说,当前比较好的方案是小型车做纯电动,中大型车推广混合动力,也包含插电式的混合动力,终极目标是燃料电池。
    结合江淮的产品特色,我们江淮是一直推行乘商并举的发展思路,当前拥有瑞风系列的乘用车,江淮铃系列的商用车和GreenJET系列发动机,种类非常齐全的。我们设计江淮自己技术的规划路线,我们技术研究坚持多元化、差异化的原则,商品化我们选择低成本、高性价比的方案。面向2020年,储备2025年,其中在传统低碳技术上面,我们讲究技术研究全部商品化,在新能源技术上面,我们讲究技术研究的部分商品化。清洁能源方面我们适当地开展一部分研究,比如像燃料电池。
    在我们的车型布局上,通过应用传统的节油技术我们实现所有的小中大型车,能够满足四阶段的油耗限值,同时在小型车上面我们侧重于纯电动的发展。中大型车上我们考虑混动发展,在大型车上我们适当做一部分柴油机。基于以上思路,我们江淮从2013年开始就启动了绿程计划项目,分为四大类,初步识别是29项子技术,绿程项目是开放式平台,可以不断往里面加技术,最终我们可能有30多项子技术。其中在传统的整车低碳技术方面,我们主要是降阻和提升传递效率,通过降低三大阻力(滚阻、风阻和内阻)与提升传动效率,可实现降油耗约6.5%。轻量化也是在我们车上用的比较多的技术,主要是从三个方面,通过材料、结构和工艺轻量化,实现车身减重,可实现降油耗约2%。通过转向系统、燃油系统、空调系统和冷却系统电控化,可实现降油耗约8%。在某一车型上集成12项整车子技术,可实现总体降油耗耗10%以上。
    在发动机技术方面,我们主要通过应用特殊涂层、节能润滑油和热管理技术,可实现降油耗约4.5%;通过使用外部EGR和双VVT技术,可实现降油耗约3.5%;通过应用分缸燃油、阿特金森循环,可实现降油耗约5%,通过应用高效智能发电机、即起即停技术,可实现降油耗约4.5%。除增压小型化外,在某一机型上集成8~9项发动机子技术,可实现降油耗12%以上。
    在新能源方面研究了48V的微混技术,降油耗12%,研究了P2的系统,降油耗21%。基于48V系统的HyBoost技术是一种介于传统动力和混动化、纯电动化之间的过渡方案,采用增压小型化+电动增压(预留),能实现节油潜力的最大化,适用于增压小型化的机型和油耗达标压力大、对舒适性及功能配置要求较高的车型。
    说完我们的技术研究,也讲一下我们公司的产品、技术的商品化应用的情况。在发动机方面,我们结合我们现在的DVVT汽油机和T+、VVT+汽油机,TGDI高效汽油机三大平台为基础,充分应用绿程计划的低碳技术,实现技术通用化,产品平台化。“Green Jet”系列新动力均实现降油耗10%以上。在瑞风系列车上有计划的不同的混动方案,打造瑞风品牌低油耗的特色。在新能源方面,我们通过7代技术,2代产品的迭代研发,构筑了我们江淮的iEV系列,目前销量突破3.6万辆,在整车续航里程突破250公里,电池能量密度达到210Wh/kg。通过我们的布局,预测我们江淮达标是很轻松的。
    我们历程,我们公司虽然说已经完成了第一步的节能技术研究和商品化应用的情况,我们在内部已经启动了绿程2.0的项目,面向更多的技术研究,包括节能、减排、智能、安全等多个领域,用于实现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同时,我们还在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为了保证更好的商品化,我们可能需要同步考虑平台化布局,总之而言,我们江淮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创新为动力,力求为客户打造畅享生活的低碳汽车产品。我的报告结束,谢谢大家。
(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